服务热线:0514-87200089 | 加入收藏 关注官方微博

更多»下载专区

 热点推荐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» 新闻中心 » 行业资讯

韩建勇:山东风格筝曲《包楞调》演奏解析

发表时间:2012-12-01 来源:互联网 作者:佚名

    在我们国家,有九个古筝艺术流派,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、特有的演奏技巧、代表性传承人物以及代表作品等。一个艺术流派能发展,仅仅靠对原有东西的继承、传承是不够的,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。在艺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中,他们根据当地的民间歌曲、说唱曲艺或戏曲曲牌等音调,以及体现当地筝艺风格的演奏技巧进行创作或改编,诸多方面的努力开拓了古筝艺术不断发展的道路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某种艺术风格古筝乐曲的创作和壮大。比如《香山射鼓》(曲云曲)、《蜜柑红》(苏巧筝编曲)、《包楞调》(韩庭贵编曲)、《夜雨思乡》(蔡文峰编曲)等,这些都是以当地流行的民间音调为创作素材,结合以当地的音乐风格、古筝演奏技巧而创编的作品典范。今天,我们来探讨下山东风格筝曲《包楞调》的演奏技巧与注意事项。
 
   《包楞调》又叫《包楞戏》,原是流传于山东菏泽地区成武县的一首民间小调,因歌曲唱词中多处使用了“白楞楞楞”、“包楞楞楞”之类的衬词,故称《包楞调》。1963年,由当地文化馆干部魏传经在原来音调基础上改写填词、孙啸天记谱的《包楞调》整理完成,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并广为传唱的《包楞调》。此歌的问世,填补了我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的空白。由此可以看出此歌在民歌领域中的地位和意义。此歌曲的一大特点就是“楞”字衬词多达60余个,这在汉族民歌中是绝无仅有的。其二是它主题音调欢快、活泼,戏韵十足,与鲁西南一带的地方戏如柳琴戏有某种亲缘关系。以下是根据山东柳琴戏音调创编而成的《丰收锣鼓》曲节选(此处节选自整曲第13小节开始):

    乐曲第15小节(节选谱的第3小节)开始到第22小节,是整首乐曲的主要音调之一,这是从山东柳琴戏音调中提炼出来的,尤 其是 两小节,这与《包楞调》开始极为相似,而《包楞调》又是流行在当地的音调。在民间,戏曲、说唱、民间歌曲互相借鉴、影响,是民间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。由此《包楞调》与柳琴戏有某种亲缘关系不无道理。
 
    山东筝派代表人韩庭贵先生就是以这首民歌音调为素材,创编出了《包楞调》这首新山东风格筝曲。乐曲的演奏、编曲与一般的“咔歌”式照单演奏方式不同,而是更加考虑和发挥了筝的表现力。筝曲分为引子和正调的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个段落。除引子外,主要是A(第一、二段)+B(第三段)+A′(第四、五段)结构,这与同样是山东风格筝曲《丰收锣鼓》不一样。《丰收锣鼓》一曲严格遵循了ABA′结构,《包楞调》一曲结构更为复杂些。A部分是主要曲调及其变化发展,曲调爽朗、刚健,朴实而优美,表现了纺线妇女劳作时的愉快心情;B部分是哀婉的抒情乐段,感情真挚,大量出现的按音、滑音及颤音微妙地刻画了劳动妇女的沉重心情,又如对旧社会生活的一种回忆;A′部分同样是主题曲调的变化再现,较A部分而言,此段更为欢快,旋律更为流畅自如,大段的摇指歌唱性十足,犹如纺车嗡嗡的声响,具有模拟效果的意义。A′部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和信心。